电热膜制热原理与空调制热原理的区别
一、制热原理
电热膜制热原理:
电热膜制热基于电场作用下的碳分子团运动。当电热膜通电后,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“布朗运动”,即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,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。电热膜的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%以上,其中超过66%的能量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释放,而剩余的33%则以对流热能的形式传递。
空调制热原理:
空调制热主要利用氟利昂的物理特性。制热时,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,成为高温高压气体,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(此时为冷凝器),冷凝液化放热,成为液体,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,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。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,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(此时为蒸发器),蒸发气化吸热,成为气体,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。这个过程循环进行,实现室内制热。
二、能耗与效率
电热膜:电热膜具有极高的电热转换率,通常高达98%以上,且无噪音、不产生有害物质,耗电量相对较低。例如,与传统空调相比,铺设同面积的石墨烯电热膜耗电量约为传统空调的一半。
空调:空调制热时,虽然能将室外的热能转移到室内,但消耗的能量是把热能从低温向高温转移所做的功,整体能耗较高。同时,空调制热时还会消耗氟利昂,并可能产生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。
三、安装与灵活性
电热膜:电热膜的安装方式多样,可以铺设在地板下、贴在墙纸里,甚至做成“壁画”的形式悬挂在墙壁上,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,也能起到很好的发热取暖效果。
空调:空调的安装需要在墙上打孔,设置特定的地方安装空调外机,安装工程较为复杂,且必须在装修时安装。如果装修未预留空调位,已入住后再安装会非常麻烦。
四、环境影响
电热膜:电热膜制热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,对环境友好。同时,其高效的电热转换率也有助于节能减排。
空调:空调制热过程中会消耗氟利昂,并可能产生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,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。